
在臺灣會長途遷移並集體越冬的紫斑蝶共有4種,本片以「斯氏紫斑蝶」為主,希望透過牠們覓食、避敵、求偶、繁殖、遷徙等生活現況的探索,讓國人感受台灣的生命力,同時也要從中培養棲地保育的觀念;影片共分為六個段落,以下分別簡述之:
(1)越冬型蝴蝶谷:探索高雄縣茂林鄉的蝴蝶谷,以及標放研究所提出的紫蝶高速公路之概念。
(2)斯氏紫斑蝶:介紹斯氏紫斑蝶成蟲的外觀。
(3)生態型蝴蝶谷:探索竹南鎮濱海防風林之所以能提供大量斯氏紫斑蝶繁殖的原因,包括山林深谷的環境、大量的蜜源植物,以及遍佈的幼蟲寄主植物(羊角藤)。
(4)斯氏紫斑蝶的孕育:斯氏紫斑蝶的一生要經歷卵、幼蟲、蛹與成蟲等四個階段,片中提供許多難得的動態畫面,可以完整窺見斯氏紫斑蝶的變態過程。
(5)從斯氏紫斑蝶看自然法則:斯氏紫斑蝶的生存面臨許多「環境抗力」,包括寄主植物的供應量、病毒侵襲、螞蟻啃食,以及螳螂、蜘蛛與蜥蜴的獵殺,而自體的基因變異也是生存關鍵;透過這些食物網與環境的關係,可以進一步了解自然運作的法則。
(6)生物多樣性的教育:苗栗縣政府與竹南鎮公所積極在這一區塊耕耘,辦理許多生態教育活動與講習,希望透過本片的宣傳能再提升民眾關心台灣土地生命力的熱忱。
及至影片的整理、腳本的撰寫,以及旁白的錄音等工作,都在在考驗著我們的毅力。為了讓台灣土地的生命力得以展現在國人眼前,同時也要讓這「世界級」的生態奇景與保育過程繼續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,我們這些日子的等待、汗水與壓力,相信都是值得的!
時值今年八八水災的重創,茂林鄉不只居民的生活環境受到威脅,紫蝶幽谷的環境也慘不忍睹,因此希望本片的紀錄內容能帶給台灣人多一些省思:保護山林環境不只是保護那不起眼的紫斑蝶,最終也是在於永續我們自己的家園!
3 則留言:
好懷念一起尋蝶拍蝶的日子.....
今天拍到了剛羽化的新鮮個體─孔雀蛺蝶,真是開心!
謝謝,明天會把相機帶過去,上週發現的幼蟲應該化蛹了吧!
張貼留言